導讀:4月20日,在上海舉辦的2019“eHealthcare智創獎" 頒獎典禮上,醫療大數據場景應用獎現場揭曉,中智達信摘冠。現場參會者,無不對這樣一家創業公司投來好奇的目光,為什么花落他家?
▲ 第五屆智創獎獲獎名單
一 創業都是有故事的
故事要從2012年說起。這一年,在醫療行業經營了數十年的楊斌在完成醫院手術室建設后,敏銳地發現客戶對于手術室的要求已悄然由潔凈手術室向功能化、數字化手術室轉向,數字化技術正在向醫療領域加速延伸。
在當時,傳統的手術涉及多科室對接,而醫院內部信息孤島造成傳遞流程復雜,耗時費力,容易出現紕漏,帶來手術風險的問題。那么如果做出一款足夠優秀的工具能解決這一需求痛點,所開創的市場就必然是獨家級的,經過縝密的邏輯推理,楊斌嗅到了一線商機。
經過兩年的準備,楊斌選擇把中智達信注冊在了“中國硅谷”——北京中關村科技園。那一年是2014年,數字化趨勢讓手術室建設新一輪迭代如火如荼,拆舊建新的火熱需求讓很多企業迅速加入激戰。楊斌在四處考察,希望引入更多最先進的數字化技術進行集成研發,做出一款絕對超越別人的產品。不過很快,當時方興未艾的人工智能技術進入了他的視野,他預感到,這一模擬人類思考和行為的黑科技,在未來一定能超越人的能力。而且,在他的觀察下,數字化與人工智能有著良好的銜接性。
盡管業界通常將2017年稱為人工智能商業化、產品化應用的元年,但對于中智達信而言,這一時間軸早已提前。
二 跑贏別人
從決定啟動研發到布局臨床應用,跑贏別人,就成了中智達信創業者們的第一共識。
2015年5月,國務院下發了《中國制造2025》,將智能制造確定了未來主攻方向。7月,《“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接著下發,11個重點領域提出要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其中便包括醫療。
應聲而起的,除了各省推出的各項扶持政策外,大大小小的項目路演充斥著人工智能的身影,將“AI”變成了新聞常用詞匯。這一切都說明,這條賽道上新的選手已經就緒。
在2018年10月動脈網對中智達信獲得國科嘉和基金數千萬元投資的報道中,把這支創業隊伍稱為“1+3+3模式”,創始人楊斌擁有30年醫療行業的從業經歷,曾參與全國一半以上三甲醫院手術室建設工程項目,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與獨特的行業理解;技術領域的三位核心成員在醫療信息化、人工智能、產品設計、運營管理方面有多年積淀,均從國內大型互聯網平臺企業、綜合性醫院等單位加盟而來,也帶來了廣闊的戰略視野與前沿的創新思維;醫療領域的三位核心成員在骨科、麻醉科等方面擁有30多年從業經驗,且為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級別,為多瑞克產品的研發牢牢錨定了方向。
除了組建這支專而精的經營團隊,楊斌從北京到廣州,又建立起一個研發基地,搭建了一支平均年齡為27.5歲的技術骨干團隊,這支團隊被他稱為“小而美”。至此尚未止步,他不斷動用人脈,聯系來一批達20人規模的專家團隊,為產品研發注入靈魂。
中智達信在這群洋溢著自信的創業者們帶領下,在加速起跑。最先開始,中智達信將主攻方向放在術中場景的應用,先后推出了手術室固定式與移動式解決方案,將手術室環境監測與管理、手術過程錄轉播及存檔等近20項功能囊括其中。這時,楊斌提出了他的圍手術期的產品理念,將術前術中術后連通為統一流程,乃至重新定義圍手術期。更多的AI功能及時被加載上來,術前與術后的場景革新被逐個實現,術中的應用也更加豐富,手術室的智能化特征超過了數字一體化表現。
縱觀其他醫療AI創業企業扎堆在影像篩查等領域彼此混戰,中智達信選擇的是不同的路徑。
三 優秀的產品要解決N+個復雜問題
從2012年到2018年,這款被中智達信命名為多瑞克人工智能醫生輔助平臺的全新工具應運而生。正式發布前,這款平臺率先于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落地試用,悄然實現了從技術產品到臨床工具的首個突破。隨后的十余場推介活動,借助大型展會、醫學論壇等平臺迅速鋪開,將武漢、深圳、北京等城市點面相連,勾勒了一幅立足南北、輻射全國的市場大寫意。
▲ 頒獎現場
而勾勒市場大寫意的,是產品上的工筆細描。在楊斌看來,一款合格的產品解決單個問題,一款優秀的產品解決復雜問題,多瑞克平臺要解決的是N+個復雜問題。經大量臨床實踐證明,其平臺應用AI麻醉醫生助手已能夠在手術過程中處理97種術中表現,而市場上目前還沒有同類產品可以成為第二。
從深圳醫博會到成都醫建會,在每一個展示現場,總有一大群好奇的專業觀眾圍在多瑞克大屏前,聽工作人員詳細講解,演示領先于市場的功能應用,更多人則已躍躍欲試。通過這些窗口,多瑞克平臺給了在各個展會上“探金礦”的醫院建設管理者們強烈的沖擊和信號——傳統醫院邁入醫療+AI時代正在成為現實,尤其是醫院的核心——手術室的智能化建設已是刻不容緩。
從解決醫院手術流程復雜問題出發,到獨創性地提出“人工智能手術室”新模式,中智達信的產品由診療到康復的全流程再造切入,以患者為中心,突破科室壁壘,沿著循證診療數據路徑,打造圍手術期大數據中心,推出人工智能醫生輔助平臺,搭建專科化的外科應用平臺,呼應了做一款好產品的初心。
四 我們還處于第一天的第一個小時
目前,多瑞克已拓展出圍術期外科解決方案、輔助診療、流程管理、大數據挖掘、教育、移動醫療等6條產品線,用近40項軟件著作權和實用新型專利構建了成熟技術體系,以及市場競爭的技術壁壘。
2018年10月,當中智達信發布A輪融資公告時,中科院背景的國科嘉和基金當即投下數千萬元,著名投資人王煜全創立的海銀資本跟進投下千萬元。無一例外,他們看中的都是中智達信強勁的技術優勢、清晰的產業路徑,這與兩家創投機構對于優質科技項目的偏好一脈相承。
2019年4月1日,在珠江畔,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完成了全省首次端到端雙向5G+4K遠程手術直播,讓遠在200公里外的陽山縣基層醫生看到了身臨其境、纖毫畢現的“示教大片”。據廣東省二醫院信息科主任連萬民介紹,經現場測試,通過5G網絡從省二院視頻源回傳到陽山會診中心端到端時延平均低于40毫秒,畫質清晰穩定、流暢無卡頓、無中斷,具有大帶寬、低時延技術特點的5G網絡和AI賦能下的遠程醫療工具雙劍共舞,為手術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這是5G在廣東首次正式應用于醫療實踐,也是多瑞克智慧醫療產品與5G技術相結合的首次成功嘗試。這次演示獲得了《新華網》《廣州日報》《今日頭條》等主流媒體相繼報道。
11天后,消息傳來,由健康界和博鰲醫學創新研究院主辦的“中國醫學創新大賽·人工智能暨‘醫健AI·漂亮50’發布會”活動進入終審環節,50家優秀醫療人工智能(AI)企業應運而生,中智達信以高票位列第四,力壓一眾明星項目。
至此,這篇醫療+AI的故事已經翻開序言,創始人楊斌帶領中智達信用五年的步步踏實,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創業之路。
▲ “中國人工智能醫療如何真正落地”圓桌論壇
在“eHealthcare智創獎" 頒獎典禮后舉辦的“中國人工智能醫療如何真正落地”圓桌論壇上,中智達信公司副總經理陳俊穎以《構建圍手術期人工智能醫生輔助智慧平臺》為題,分享了企業的獨特創新之路,談及了對于人工智能醫療落地的思索:
“跟30年后的我們相比,現在的我們一無所知。必須要相信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我們尚處于第一天的第一個小時——開始的開始。”
對于國內眾多的醫療AI科技公司而言,2019年是意義非凡的落地之年,但對于中智達信而言,2019年將仍是第一天的第一個小時——開始的開始。
AI時代,未來已來,盡可期待。